Menu Close

夏朝皇帝姒不降是个怎样的人?解析夏朝皇帝姒不降

姒不降,姓姒,名不降,又称后降、江威、江武。生卒年不详,泄子。泄病死后继位。姒不降是中华远古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一任王。在位59年,病死,葬于安邑附近。姒不降的为人怎样?姒不降是个怎样的人? > 姒不降是夏王朝九任王姒芒之孙,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泄之子。 > 夏王姒泄早年无子,直到四十二岁时,他的一位爱妃才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,这个儿子就是姒不降。姒不降约生于后泄三年(辛巳,前1840),出生在老邱的王宫。夏王姒泄喜得王子,欣喜若狂,下令大赦天下,举国同庆。此后,姒泄对儿子十分疼爱,稍大后,便在朝中选最好的老师教他学文习武。姒不降天资聪颖,许多知识一学就会,各种武功一点就通,进步很快,十几岁时就成了文武全才。 > 后泄二十五年(癸卯,前1818),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泄在宫中去世,姒不降以长子身份即帝位,号不降,以甲辰年(前1817)为不降元年。 姒不降即位之初,仍施行父王姒泄制定的基本国策,对内加强经济管理,努力发展生产,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;对外加强与各国交往,和周边的夷族方国保持友好往来,使国家在总体上保持稳定。但这种和平安稳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。 > 不降六年(己酉,前1812),九苑(今地不详)叛乱,一群奴隶和自由民联合起来造反,杀死贵族头领,组成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,公开反对夏王朝的统治,为寒浞喊冤叫屈,声称要恢复原始公有制,不准许富人欺压穷人。他们联合起来向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发动进攻。姒不降调动夏王朝的精兵和各诸侯国的队伍进行围剿,花费很大气力才平定九苑的叛乱。《竹书纪年》载:“不降即位,六年,伐九苑”,指的就是这场战争。 > 九苑之地在于何处,现在已经很难考证,可能是一个夷族方国,也可能是一个诸侯国,因为没有标明方位,很难知道它在今天的哪里。有人认为九苑很可能就是战国时赵国的九原,但九原的地望在今天的内蒙古包头市西,夏王朝的势力范围似乎还没有达到那里,因此这种说法很难成立。其实九苑在哪里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一记载了解到,在姒不降执政时期,夏王朝又开始了血腥的战争。夏王朝对平民和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,点燃了民众反抗的烈火,起义的民众虽然被镇压下去,但夏王朝的统治却从此不得安宁,各地民众暴乱的消息让姒不降十分恐慌。 > 这时各诸侯国之间也不断发生争端,他们为各自的利益互相攻伐,争夺土地和人民,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。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商侯上甲微(即子报甲)。 > 上甲微是先商的第十任国君(诸侯),他的父亲是先商八任君子王亥。子王亥于公元前1831年在有易国强奸少女,被有易国的国君绵臣处死后,他的弟弟子王恒接替他为商侯,即先商第九任君。二年后子王恒去世,传位于子王亥的儿子上甲微。上甲微于公元前1827年联合河国灭掉了有易部族,将国都迁到有易(今河北保定市易县),此后便不断对外扩张,侵吞边境的小国,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。 > 不降十八年(辛酉,前1800),夏王姒不降任用彭祖后裔彭梦熊为司寇,对国家的一些法令进行了适当的改革和调整,减免灾区的岁贡,动员富裕的诸侯国援助灾区。由于国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,从而避免了部分地区因天灾引起的恐慌和动乱,稳定了社会局势。 > 不降二十年(癸亥,前1798),夏王不降的异母弟弟姒扃博学多才,被推举为管理王都事务的大臣。姒扃工作勤奋,颇得好评,他对国家的治理提出了多项好的建议,夏王很是喜欢,让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。 此后十余年,夏王朝和谐平稳,百姓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。 > 不降三十五年(戊寅,前1783),商侯上甲微以皮氏乱政为借口,大举进攻皮氏(诸侯国,居今河南安阳市),将其国灭亡,占据了皮氏全部领土。接着,上甲微下令在皮氏修建都城,新都建成后,取名为殷,所辖之地称为殷地。商族迁都于殷后,始称殷,又称殷商。至此,野心勃勃的商侯不断寻找各种理由对外扩张,十余年间,殷商一族差不多控制了夏后氏北方的大部分诸侯国,对夏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威胁。 > 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和扩张,使平静的夏王朝出现了动乱,各诸侯国为了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势力,都在组建自己的军队。虽然这些壮大起来的诸侯并没有不臣之举,但却给夏王朝的后世子孙留下了重大隐患。

相关文章: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