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Close

清廉大学士刘墉:不是宰相更不是罗锅

电视连续剧《宰相刘罗锅》剧中主人公刚正清廉、不畏权贵、幽默诙谐的“罗锅”形象,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电视剧的创作与演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,却也“杜撰”了历史。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,便会发现,这位声名显赫、清誉卓着的“宰相刘罗锅”,既非宰相,更非罗锅。

为何说刘墉不是宰相?从封建王朝的宰相制度上来看,明朝以前,历代王朝均有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,只是称谓稍有不同。

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由于疑心太重,为防止高官重臣夺权谋反,便下令废除宰相一职。其后,明朝设立了“内阁”,成员为“殿阁大学士”,由皇帝钦定,协助处理国家大事。到了清朝,“清承明制”。清雍正八年时取消“内阁”,建立军机处。而皇帝之下统管文武政事的最高行政官员,便是“大学士”。之后的“军机大臣”和“总理大臣”,都是跟大学士一样的权职。

虽说此时的大学士与前朝宰相相比,权力相差甚远,但仍旧享有天子之下众臣民之上的显赫地位。所以在世人看来,大学士与宰相无异。史籍中有记载,刘墉于乾隆五十年由吏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,乾隆五十四年被降为侍郎阁学,到嘉庆二年得授体仁阁大学士。

一部电视剧《

宰相刘罗锅》让刘墉的故事在当代家喻户晓,剧中刘墉驼背的形象也深入人心,但实际上,刘墉不仅不是个矮小的“罗锅”,还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个子。

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古代当官应符合的条件,刘墉系科甲出身,必在“身言书判”四方面合格,方可顺利过关。这排在首位的“身”,即形体,需要五官端正,仪表堂堂,否则难立官威。所以刘墉既然能顺利入朝做官,必然是符合以上标准的,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,因此他一定不会是残疾。

相关文章: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