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王生活内容想来非常丰富,不仅狩猎、水操、冰嬉、生产,也读书、讲经、礼佛、训鹤、教童、抚琴、赋诗、赏画、练笔、垂钓。而皇家园林简直就是一个“游于艺”的理想境界,是帝王借助园林作精神上“逍遥游”的场所。这里天子好乐的目的是广义的艺术欣赏,不单纯是为了娱乐,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必要的哲学陶冶和政治教益。
乾隆曾在《圆明园后记》中谈及对园居生活的看法,每一位统治者,在他完成政务、远离他的朝臣后,都必须拥有能在期间随意徜徉、观赏、放松心智的场所。
下面我们来看看,在清代,皇帝们是怎么在自家的花园“放松心智”的。
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思想体系,是清代封建帝国大厦的思想基础,也是帝王驾御国家、统治人民的理论基础。清代皇帝将参禅悟道的学习过程,作为其园居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。皇家园林中不仅宗教建筑占据很大比重,而且竭力创造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是审美意象。
清代皇帝在园林中有非常多属于文化性质的活动,如撰写诗文、书法绘画。乾隆皇帝在问政之余,经常读书、欣赏文学作品和各类艺术品,并与一些艺术家和音乐演奏家交往频繁。而慈禧对戏剧和游园照相情有独钟,每次到颐和园的第二天都要鸣锣开戏,并亲自参与剧本的改编。
春节是清代皇家生活中的重大节日。每届春节,乾隆皇帝在宫中参加完例行的节庆活动后,便前往圆明园开始一系列的比较自由的各类文化娱乐节庆活动,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逛买卖街和观看焰火。
三山五园的皇家园林里大多建了买卖街。长春园的买卖街建于二宫门外的小河南岸,规模较小。颐和园的买卖街有两条:一条是苏州街,另一条是西所买卖街。静宜园宫门外和万寿寺行宫西路城关以北建有买卖街,这两条建在园外的街,老百姓也可以逛。
皇家园林如诗入画,可惜平时到颐和园、北海、故宫游览,游人众多;圆明园的美景成了一片废墟;皇帝起居的重要地点非常多还未向游人开放,让人深感遗憾。